-
(一)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
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
(二)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
-
(三)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尽管房地产信托依然备受热捧,但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共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284款,其融资规模为2104.53亿元,同比去年减少177.01亿元。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的严控是今年以来信托市场融资规模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最近几年,尽管信托业发展较迅速,并以10.91万亿元的资管规模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金融服务业“老二”,但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周期的逐渐结束、资管市场监管政策逐渐放松,以及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信托业原有的制度优势正在丧失。
成立规模缩水超三成
从去年开始,在市场利率化提速、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以及“泛资管”时代的冲击下,信托融资功能优势的丧失使得信托业的发展承受了前所未有压力,并导致信托市场融资规模放缓。
进入2014年后,由于信托产品创新能力不明显,信托市场融资规模也在进一步恶化。以集合信托产品为例,来自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共成立集合信托产品1202款,其融资规模为1409.8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融资规模减少了635.68亿元,降幅为31.08%。
在产品的发行方面,今年一季度共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284款,其融资规模为2104.53亿元,同比去年减少177.01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的严控是今年以来信托市场融资规模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去年下半年以来,信托刚性兑付危机频发,为了规范信托市场,监管层要求信托公司提高风险门槛使得企业的融资需求下降。与此同时,监管层拟叫停第三方代销信托的声音从去年底以来就不绝于耳,多家银行今年暂停或减少了代销业务,导致信托产品的销售遇阻。另外,高收益的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兴起,也给信托市场需求端带来了直接的冲击。
房地产信托最受追捧
记者发现,在今年信托市场发展进一步趋缓的情况下,房地产信托依然是各信托公司的主推业务。
来自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立207款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以468.35亿元的融资规模位居四大信托产品之首,所占市场份额高达33.22%。另外,基础产品信托在今年一季度的表现也相对较好,成立的197款产品融资规模为256.70亿元,以18.21%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位。而排在第三位的金融类和工商企业类集合信托产品,一季度融资规模分别为203.82亿元和294.6986亿元。
海德资产管理中心首席分析师杨致远告诉记者,在信托市场整体较为低迷的情况下,房地产信托受到大家追捧,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房地产信托的收益在所有信托产品中一直以来是最高的。以今年成立的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为例,其平均年收益为9.62%,远高于行业平均年收益8.84%。
其二,去年以来,虽然房地产信托出现了兑付危机,不过在“刚性兑付”神话面前,每次房地产信托兑付危机都能化险为夷,所以即便有风险,同样会得到投资者的追捧。
最后,目前地方融资和房地产融资占据了信托公司业务的半壁江山,在没有发展更好的其它业务之前,信托公司只好将业务放在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业务上来。
经营拐点已真正到来
杨致远认为,在目前的“泛资管”时代,信托公司的传统业务正遭遇来自其他金融子行业的激烈竞争。虽然目前信托业成长的拐点还没有到来,但经营拐点已经到来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去年开始,各监管部门就陆续推出了资产管理新政,赋予了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理财产品也具有了类似信托产品的私募融资功能。另外,随着资管通道被打开之后,包括券商、基金均可以开展类信托的业务。而去年下半后,商业银行的资管时代又来临。”杨致远说,虽然信托业发展的理财市场基础依然雄厚,但在“泛资管”大背景下,势必会对信托业“通道业务”的冲击在所难免。
杨致远表示,如今信托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信托业以前那种依托制度红利发展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如果信托业不创新经营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新的经营模式。